“一個身體殘疾的單身低保戶,從收留一只流浪貓,到高達一百只,并且一直在堅持,我真的很敬佩!”談起40年從業以來最難忘的個人經歷,現年63歲的天津瑞派紅黃藍寵物醫院院長費維真老師百感交集。“對于一般人來講,養好一只貓已是不易,但殘疾人殷姐卻能夠飼養這么多,并清楚的叫出每一只貓的名字、多大年齡,這需要很強大的精神和愛來支撐“,費老師說道。
圖:天津瑞派紅黃藍寵物醫院院長費維真老師
接診相識,埋下善的種子
作為一個自幼在黑龍江省人民醫院大院長大的孩子,費老師打小就對醫學和小動物有著濃濃的興趣。在家中養三五只剛出殼的小雞,大了就在院子里弄個雞窩圈起來,是她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回想往事,費老師說:“現在我的醫院里,也飼養著很多遭遇車禍、被拋棄的殘疾動物,像兩條腿的狗、沒尾巴的貓等等。為了這些流浪動物能夠更好地活著,我動員每一名員工人均收養一只,并允許他們可以上班帶著,員工們很高興,動物們也生活的很好。現在每天早會和下班,院里都是出來活動的流浪動物。”
圖:費維真老師與員工們開早會
費老師不僅對動物關愛有加,對條件貧窮的寵主也是博施濟眾。在天津農學院任職期間的一天晚上,費老師接到了一例特殊的就診病患,之所以說特殊并不是因為寵物病情復雜,而是因為病寵的主人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人,看著穿著樸素的寵主殷姐,費老師免費為為其做貓難產手術。后來,了解到殷姐家里還有大量流浪貓,并且繁殖很多,費老師便決定帶著學生免費去她家給所有的公貓做了絕育手術,以此緩解貓咪數量增加給殷姐帶來的壓力。
二十年初心不變,“醫患”變“閨蜜”
費老師談道,“盡管為她的貓做了絕育手術,但由于殷姐‘名聲在外’,總是不斷的有人往她家陽臺上扔流浪貓,導致她的流浪貓數量不減反增,于是我便再次帶著學生去她家給公貓做絕育手術。小貓泛濫的時候,我就將其貼上標簽帶回學校,呼吁學生認養,條件是必須經過父母同意,并帶回家里飼養,因為只有這樣,小貓才能夠健康成長。同時,費老師還會尋找愛心人士為殷姐捐贈貓糧。平日里,也會教她一些簡單的疾病處理辦法,比如打針、喂藥”。時至今日,兩人已相識近二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