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行走、自由奔跑是動物的天性也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可是就有一群這樣的毛孩子它們笑靨如花卻不能正常行走,它們渴望自由卻不能矯健疾馳,猶如折翼的天使,渴望自由行動,卻經歷著病痛的折磨墜入無力深淵。但那些不露鋒芒的善意總是降臨的不期而遇,在瑞派寵物醫院,醫生們用愛心幫助它們再次插上翅膀,重新賦予了行走的力量。
蜀道雖難行者宜寬
自古皆傳蜀道難,而今現代化讓蜀道輕松行,但對于那些有行走障礙的動物來說卻依舊是難于上青天。
小哈就是錦官城街頭的一只流浪犬,被愛心人士撿到時已經不能行走。在送到瑞派華西寵物醫院來救治時,院長錢勇為小哈做了全面的檢查發現由于骨癌的侵襲,左前肢橈尺骨已經溶解,導致左前肢病變。在與救助它的主人討論了小哈的病情后,為了給小哈保命采取了切除截肢手術。術后的小哈經過精心呵護又可以健步如飛。
錢勇說狗狗得了癌癥并不表示它就要回汪星了,以現在的醫學技術,狗狗的很多癌癥都能用手術治療。一些乳腺癌、肥大細胞瘤、皮膚腫瘤和軟組織細胞瘤可以直接用外科手術進行切除,甚至有可能成功治愈。在先進的技術下,有很大的幾率可以延長狗狗的生命,甚至完全治愈它,所以任何情況下主人請不要遺棄寵物。而定期給寵物做體檢,及早發現問題進行管理則能大幅延長寵物的生命,提高生命質量。例如骨癌的治療方法雖然只能通過截肢和化療,但是通過合理管理,可將其壽命延長四倍,有的狗狗能夠繼續生活兩年甚至五六年。
看著小哈,雖然因為疾病不得不截肢,但是看到它重新站立、重新奔跑、有新主人的關愛,不得不感嘆這個歷經世事的洗禮的小生命,它們曾失去的,都正在以另一種方式因愛回歸。在這片川蜀大地上蜀道雖難,行者宜寬。
頑疾是場持久戰
髖關節的來卡佩氏病、膝關節的髕骨脫位、創傷性或與遺傳因素相關的肩關節脫臼是貴賓(或失格貴賓:泰迪)這個犬種常見關節疾病。
瑞派關忠動物醫院的黃鑫院長就接診過一只病程很長患有關節疾病的泰迪,為了能讓它重新走路,在兩年的時間里,黃院長給它做了四次手術,三次開放性手術和一次閉合性手術。
最初患寵來醫院是因為患有雙后肢來卡佩氏病,這個病又叫股骨頭無菌性缺血性壞死癥,發病后強烈疼痛讓患寵不能行走,肌肉也開始逐漸萎縮,黃院長給它做了雙側股骨頭手術。此后因為習慣性脫臼,又給狗狗的左前肢肩關節和右前肢肩關節做了手術。經過四次手術,患寵終于行動如常。回憶起這個病例黃鑫院長感慨,這種病程如此之長的疾病,對患犬、對醫生都是一種挑戰。患寵的四條腿都接受過治療,這在我數萬例的病例歷史里也是很少見的。
黃鑫院長說雖然病勢有反復,但是患寵和主人積極的配合度對頑固疾病的治愈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看到療效可以給醫生強大的信心,促使我們不斷努力去尋找新的辦法,然后反過來又能幫助越來越多有需要的患寵。治療頑疾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困難,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慢慢地,我們不僅對常見病有合理完善的治療方案,對頑疾也會摸索到方法爭取去治愈。
堅強、善良往往會與奇跡不期而遇。這些折翼的寶貝們曾經經歷過病痛的洗禮,但它們頑強的求生本能,主人的不離不棄、醫生的出手相助,讓它們在墜入谷底的時候,涅槃重生,重新賦予行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