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的人都知道貓咪膽子小容易產生應激,但是應激后會產生哪些嚴重的后果,卻很少有寵主去細想,甚至有的主人覺得一向高冷的主子被嚇到凌空而起、狼狽炸毛的樣子還有些搞笑。但是醫院的專業醫生,卻要提醒養貓的鏟屎官一定不能忽視貓咪應激,這是貓咪出現窘迫的一種反應,使其精神層面內分泌失調的一種表現,本期我們通過幾個案例,讓寵主們了解到底什么是貓應激,又有怎樣的危害。
下泌尿道疾病是貓咪十分常見的疾病,能造成貓咪血尿、排尿困難、尿淋漓、尿頻、尿閉等癥狀。疫情期間瑞派寵物醫院華中黃石博愛院總院長吳冬梅接診了一只因為尿閉“二進宮”的小家伙,這只小貓原來有過該病史,疫情期間原主人無法回城照顧它臨時更換了主人,或許是不熟悉新的環境等原因,應激給它帶來了一系列麻煩。通過血液以及B超等一系列檢查后,吳冬梅發現患貓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貓主人也因為疫情的原因,耽誤了好幾天時間,進院時貓咪已經出現了腎衰竭的癥狀,情況緊急,吳冬梅立即為它進行尿管疏通,改善脫水情況。在經過急救后,小貓轉危為安……

這樣的事件在貓咪身上不勝枚舉,在吳冬梅從醫14年的時間里,貓咪應激猝死的事件不計其數,讓很多眾多寵主防不勝防。吳冬梅表示,在不可挽回的悲劇發生之前,鏟屎官都應該了解下導致貓咪猝死的原因,早做預防。
貓咪天生是怕水的,但是很多寵主喜歡給貓洗澡;不是所有貓咪都適合出門,但是有的寵主想像遛狗狗一樣帶貓咪外遛;甚至短視頻的興起類似于給貓咪貼膠條、用刮梳子的聲音刺激貓咪等各種整蠱貓咪的小視頻也不時上演……這舉動給貓咪造成的陰影或許不僅是心理上的,更可能影響到它們的生理。當貓出現張口呼吸,長時間坐著或站著,不愿意趴下的時候,寵主就應該馬上引起注意,此時貓咪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應激反應……
從醫期間,吳冬梅有很多難忘的病例。兩年前,一只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小貓因為受到刺激產生應激,讓本可以預防的心臟病提前發作了。通過系統化治療,貓咪的病情穩定,吳冬梅也跟寵主反復交代,要遵醫囑定時長期給貓咪吃藥,否則情況會反復。或許是擔心有過度醫療的嫌疑,寵主拒絕開藥,將貓咪抱回了家……就在兩個月前,當主人再次把這只貓咪抱來醫院時,小貓心臟病復發,進入IUC之后,卻已經無力回天。吳冬梅表示,貓肥厚性心肌病(HCM)是目前貓最常見的心臟病,這種疾病的可怕之處在于,平常貓咪可能不表現出任何異狀,或僅有輕微表現而被忽視,一旦發作,沒有把握住黃金治療時間,往往在短時間內就奪走貓的生命。而應激正是引發心臟疾病的誘因之一,因此平時減少貓咪的應激反應,讓毛孩子保持適當的體重,吃營養均衡的食物,多喝新鮮干凈水,定期帶毛孩子體檢,是寵主應該做到的。

應激會讓一些貓潛在的疾病提前誘發,造成免疫力低下。每只貓咪對于應激的承受程度是不一樣的,社會化程度高,見過“世面”的貓咪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而社會化程度低的貓咪則需要寵主更加小心地去照護。這也是為什么有的貓咪可以出門遛彎,有的貓咪卻一出門就被嚇得大小便失禁。為此瑞派寵物醫院提醒寵主們重視貓咪應激,遠離這一隱形殺手的致命傷害。